在近日学校组织开展的第四届“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活动中,学院获得多项奖励。2015级本科生袁俊聪的散文《爬地菊的春天》获评学生征文类一等奖(全校2篇),刘芳含获评优秀指导老师(全校3名),化学工程学院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全校2个)。
本次活动以“中国梦·谁的青春不奋斗”为主题,征文、视频征集、宣传画设计评比为主要形式,设置各类奖项以作鼓励。最终学校评选征文类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宣传画作品6件;视频作品2件。从各院部评选优秀组织单位2个和优秀指导老师3名。
获奖学生袁俊聪自2015年入学以来,每年都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的资助,同时也在学校提供的兼职岗位上用心工作贴补生活所需。他说:“我在感恩,我在回报,我在成长。这是我的奋斗。”通过征文活动,他更加细致地梳理了国家和学校各类资助政策给予他的支持,让他更加知感恩,懂奋斗。
学院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认真落实通知要求,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学生提交作品,从收集的作品中认真组织好初评工作。其中,袁俊聪同学的散文不仅获得校级征文类一等奖,同时获得了国家级征文类二等奖(全国共评选50篇)。
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等,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主动创新教育方式,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个人成长进步融入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潮流中去,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一代的深情寄语。未来30年担负这一理想的“强国一代”已经上场,受助学子和千千万万青年一样,是“强国一代”,青年正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