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AIChE学生分会Chem-E-Car竞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8-03-20发布人:魏孟吉浏览次数:942

评委与工作人员合影 杨晓莹摄影

海报展示环节中,评委杨朝合院长正在对海报做出提问及点评  杨晓莹摄影

参赛队伍正在为化学能小车注入化学反应物,准备启动小车  杨晓莹摄影

参赛队伍正在为小车制作化学能源电池  杨晓莹摄影

小车行驶过程中  杨晓莹摄影

为提高大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318日上午,由威尼斯国际2299cc(华东)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学生分会主办的第二届AIChE学生分会Chem-E-Car竞赛在讲堂群东西廊大厅成功举办。本届Chem-E-Car竞赛邀请到了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杨朝合、AIChE CCPS中国分部主任刘义、理学院董斌、机电工程学院马宁、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张旭,石油工业训练中心赵玉明、夏星帆,以及各队指导老师丁传芹、赫佩军、韩丰磊、刁瑞担任评委老师和嘉宾。

此次Chem-E-Car竞赛共分为两个环节,海报(POSTER)竞赛、化学能小车性能竞赛。四支队伍参与比赛,分别为AIC队、风林火山队、CAM队、CFR队。院长杨朝合致开幕辞,他提到,如何将学到的化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加以运用,化学能小车是最好的载体。Chem-E-Car竞赛既受裁判主观意识的影响,也受比赛条件的限制,对大家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各队团结合作,才能克服这些困难。他也祝愿各比赛车队能够发挥出色,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他希望我校学生能充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积极调动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Chem-E-Car竞赛负责人金鑫宣读比赛规则。海报竞赛环节,比赛以小队形式对海报进行讲解,评委老师做出提问、点评和改进。接着是化学能小车性能竞赛环节,参赛队伍将本队现场制备的化学能电池应用于已设计好的小车,2分钟内用化学能小车携带指定负载运送到规定距离,小车停放位置距离规定距离最近的队伍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风林火山队荣获POSTER竞赛最佳设计奖,AIC队和风林火山队分别获得化学能小车性能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此外,AIC队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继续优化车况并调试性能,为今年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做好充分准备。

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与指导老师和参赛队员们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的夜没有白熬,我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这一路,靠着将理论赋予实践的兴趣、一次次攻克难关后的喜悦,我们艰难地走了过来。我们将会继续努力,不断优化小车性能和结构,攻下国赛,攻下美国或者马来西亚的国际Chem-E-Car竞赛。”此次获胜队伍AIC队队长张嘉奇激动地说道。

本次Chem-E-Car竞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素养和综合动手能力,锻炼了大学生对化学工程技能和跨学科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体现了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和大学生自身成长的现实需求。

Chem-E-Car竞赛是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AIChE)面向全球本科生开展的一项科技学术竞赛,项目鼓励大学生设计由化学能源供电的小车,并要求其携带一定负载并安全地通过指定距离。目前,该项比赛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开展,且该区域内的获奖队伍将会被邀请参加在美国举行的AIChE年秋季会议。2015年我校成立了中国第三个经认证的学生分会威尼斯国际2299cc(华东)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学生分会,旨在为本科生搭建创新、共享、开放、交流平台,推动我校化工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发展。


【作者:杨晓莹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