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化院“师生下午茶”第九十期活动在18号楼一站式社区会议室举行,围绕“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小挑)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三大赛事备赛策略展开深度交流。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负责人王兆兴受邀参加会议,与40余名学生共话科创备赛。
王兆兴首先系统解读了赛事政策与评审要点,强调“大挑”侧重学术创新与技术突破,“小挑”关注商业模式与社会价值,创新大赛则需融合技术与产业应用。随后针对“三大赛”差异化特点,他结合往届获奖案例提出针对性建议:学术类“大挑”需从国家战略或学科前沿切入,依托扎实实验数据与科研成果,如往届金奖项目“CO₂捕集技术”以低温工艺创新获评;创业类“小挑”需组建跨学科团队,聚焦社会痛点设计可落地的商业模式,例如“数字余光”项目通过电子设备回收助力乡村教育;创新大赛则需平衡技术原创性与产业适配性,突出项目规模化潜力。现场还以金奖作品为例,拆解材料打磨、路演答辩等关键环节,强调逻辑严谨性与数据支撑的重要性。在互动环节,学生就选题优化、团队协作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王兆兴建议“学术项目从细分领域深挖,创业项目以数据验证可行性”。参与学生表示,活动既明晰了各赛事特点,又收获了可复用的备赛方法论。
此次活动不仅为“三大赛”备赛提供了精准指导,更通过“师生共话”的形式深化了学术与实践的融合,助力学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了学院“以赛育人”的教育理念,助力学子在科创实践中锤炼能力、创造价值。